012-09-21 01:30 中國時報 林佩怡/台北報導 / 許多人喜歡購買生前契約, 安排自己的身後事,但近年爭議頻傳。台北市殯葬處說,今年已接獲廿七件申訴案,其中以巧立名目誘導民眾增購骨灰罈、牌位最多,把生前契約當投資爭議也不 少,法務局呼籲,民眾要慎防消費陷阱。

 台北市法務局和殯葬處昨召開記者會,殯葬處副處長楊薏霖說,常見糾紛類型有四種,包括巧立名目引誘增購、慫恿更換鉅款加購、投資購置銷售無門、不實廣告 混淆契約等。其中有位陳先生想投資,購買多份生前契約,結果購買後無通路轉售,只能委託原業務代售,還得付仲介費等,導致無利可圖,感到受騙向殯葬處投 訴。

 楊薏霖又說,有位林小姐持有A處塔位,業務員以原塔位轉售不易,要求再付六十五萬更換B處塔位,甚至要她購買家族塔位,結果林小姐前後付兩百萬購買生前 契約。另外,有業者推出所謂的「生前保險契約」,不過其實保險契約與生前契約服務不同,保險並不屬「生前契約」,未來要履行時,可能出現消費爭議。

 法務局長蔡立文和主任消保官陳信誠提醒,根據殯葬管理條例,業者必須把預收的七五%交付信託,簽訂契約也必須給消費者五天審閱期,契約要載明總價、付款 方式、服務項目、規格、內容等,廣告及文宣也是契約的一部分,建議消費者應留存,簽訂契約後,可於十四天內無條件解約。


引自:http://money.chinatimes.com/news/news-content.aspx?id= 20120921000524&cid=1210



您聰明的好基因......輔導申請政府專案補助款項高手
您聰明的好基因......銀行企業金融規劃融資輔導達人
您聰明的好基因......大陸企業銀行併購買貸周轉專家
****UsmartDNA*****UsmartDNA*****UsmartDNA

arrow
arrow

    A-M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